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客家地瓜粄做法,以及地瓜客家话怎么说涉及的相关信息,愿对你有所帮助。
1、食材:糯米粉800克、水700克、红糖300克、白砂糖100克、玉米油适量。红糖、白砂糖跟水混合,糖煮化了就关火,等甜品凉到有点温温的加入适量的玉米油。煮好的糖水跟糯米粉混合,搅拌均匀,搅至顺滑,无颗粒。模具刷上油或铺好烘焙油纸,倒到模具里,下锅蒸。水开后蒸3个小时。
2、准备蒸笼:在蒸笼底部铺上一层干净的纱布或者蒸笼纸,以防止大笼粄粘在蒸笼上。揉制面团:发酵好的糯米面团加入白糖和适量的花生油,揉匀至糖完全溶解,面团光滑。分割和蒸制:将揉好的面团分割成小份,每份搓成圆球状,然后放入蒸笼中,留出适当的间隙,以免粘连。
3、在蒸锅里加水烧开,将蒸笼布或者油纸铺在蒸笼上,将包好的大笼粄摆放在蒸笼中,注意留出适当的间隙,以免粘连。然后在每个大笼粄表面刷上一层薄薄的花生油,这样可以使得成品更加光滑,不易粘手。步骤六:开始蒸 将蒸笼放入蒸锅中,大火蒸约20分钟。蒸制时间根据大笼粄的大小和蒸锅的火力进行适当调整。
1、用筷子将米皮整块挑起,放在簸箕上,包裹上馅料,形成条状,最后沾着葱油食用。
2、用筷子把米皮整块挑起,放在簸箕上,包上菜馅,成条状,沾着葱油吃。
3、蒸制:将蒸锅加水烧开,同时在簸箕上涂抹一层薄薄的食用油,防止粘连。然后将米浆倒入簸箕中,摊成一层均匀的薄饼状。蒸煮:将装有米浆的簸箕放入蒸锅中,大火蒸煮约20-30分钟,直到米浆完全熟透,变成透明状的固体。晾凉:将蒸好的簸箕粄取出,放置在通风处自然晾凉,或者用电风扇吹凉。
4、“簸箕饭”制作过程独特,米浆先浸泡后磨成,倒入圆形簸箕内均匀摇动,蒸成薄薄的粉皮,类似于厦门的春卷。这种柔韧滑爽的口感让人称道,因此也被称为“卷饭”或“带子饭”。在广东,它被称为肠粉,而在闽南地区则称为粿条。虽然各地吃法有所差异,但关键在于馅料的美味程度。
整形摆放:将小球稍微压扁,整理成圆形或椭圆形,然后将其码放在蒸笼上,注意相互之间要留有一定的间隔,以免蒸熟后粘连在一起。二次醒发:将整好形的喜粄再次静置醒发15-20分钟,使其体积进一步膨胀。蒸制出锅:醒发好后,将蒸笼放入已经烧开水的蒸锅中,用大火蒸20分钟左右。
材料准备:选用优质大米,通常以糯米和晚稻米按1:1的比例混合。还需要适量的水、盐、油(用于涂抹簸箕以防粘连),以及葱花、肉松、花生碎等配料(根据个人口味选择)。 大米浸泡:将大米洗净后,放入碗中,加入足够的水浸泡4-6小时,或者浸泡过夜,以使米粒充分吸水膨胀。
粄的客家做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:首先是准备原料,通常需要大米粉、水或米浆、肉类或蔬菜等馅料;接着是将大米粉与水或米浆混合搅拌均匀,至黏稠适中的糊状;然后把馅料包入米糊中,或者将米糊倒入铺有馅料的容器内;最后是将制好的粄放入蒸锅中蒸熟,时间根据粄的大小和厚度而定。
蒸制时,可以在蒸盘底部铺上一层纱布或蒸笼纸,防止粄粘盘。咸味层的肉末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替换为其他肉类或蔬菜,如虾仁、鸡肉或菠菜等。假喜粄的甜咸比例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,也可以添加一些其他配料如芝麻、椰蓉等来丰富口感。
客家粄条 材料:粄条2块,瘦肉2两,虾米1/2两,香菇2朵,韭菜2两,豆芽菜2两,葱2支,红葱头5瓣,盐1小匙,酱油1小匙,胡椒粉少许 做法:)将粄条切成条状,瘦肉切丝,虾米泡软,香菇切丝,韭菜洗净后切段,豆芽菜洗净,葱洗净切段,红葱头切片备用。
客家文化标志性的特色小吃之一 笑粄粉一包,如果买不到笑粄粉的亲可以自配粘米粉。红糖,白糖配340毫升的开水搅拌融化。静置30分钟后的样子,用杯具摆好。水开上汽后再放入锅蒸,一定要大火蒸,蒸25-30分钟。
粘米粉和酵母混合,加入步骤1糖水,搅拌成粉浆;放置1小时左右,粉浆出现气泡,准备上锅蒸。煮水前,蒸锅上码好碗(担心蒸完不好脱的话,可以抹一层油);待水煮沸,将步粉浆倒入碗中,大火蒸20分钟。出锅前在每个碗粄上加颗红枣。
客家碗粄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客家传统美食,主要原料是米粉和猪肉,口感Q弹,味道鲜美。以下是客家碗粄的做法: 准备好米粉和猪肉,将猪肉切成小块备用。 将米粉放入锅中煮熟,捞出备用。 锅中放入适量油,加入葱姜蒜爆香,再加入猪肉煸炒至变色。
接下来,将粘米粉和酵母混合,并缓缓加入步骤1中制好的糖水,不断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粉浆。将粉浆放置约1小时,待其表面出现气泡,即可准备上锅蒸制。在蒸锅上码好碗,并在碗内涂抹一层油以防蒸完后难以脱模。待水煮沸后,将粉浆倒入碗中,大火蒸20分钟。
碗粄的制作过程独特而讲究。首先,将米粉浆与酒糟制成的“酵种”(即小苏打粉)混合,经过几个小时的发酵,再加入适量的糖进行搅拌。随后,这份混合物倒入小陶钵中,静待其在蒸锅中熟透。出炉的碗粄,甜而不腻,口感细腻,让人回味无穷。
客家的「粄」 有很多,「 碗粄 」又叫“ 发粄、笑粄 ”,是一种大米发酵的糕点,经过发酵蒸熟后像一座小山峰从碗面隆起来, “峰顶”有裂缝 ,客家人称之为「 笑 」,寓意「 笑口常开 」,是 过年红白喜 事的常驻嘉宾,其中用 红糖红曲 制作的碗粄颜色偏红,有喜庆的象征。
广东梅州客家地区的一种独特美食是碗粄,它实际上是发粄的一种变体。在日常生活中,大米除了作为主食,还能通过精细的加工,制作成各种美味的点心,其中碗粄便是其中之一。每逢过年,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节日庆祝,碗粄往往成为每家每户不可或缺的美食,它不仅是节日的象征,也是日常早餐的选择之一。
客家红曲发粄的做法和配方如下:配方:- 低筋面粉:65克- 粘米粉:290克- 温水:65克- 温水:370克- 糖:120克- 酵母:5小勺- 红曲粉:10克 做法: 准备酵母液:将65克低筋面粉与65克温水、1小勺酵母混合均匀,放置过夜进行初步发酵。
低粉65克,水65克,粘米粉290克,水:370克,糖:100克,酵母:5小勺。65克低粉加入65克温水,1小勺酵母,拌匀,放置过夜。温水中加入0.5小勺的酵母,拌匀。在第二天发酵好的面糊中加入面粉,酵母液。加糖拌匀拌成的糊状,发酵到2倍大。
将65克低筋面粉与65克水混合,加入1小勺酵母,搅拌均匀后静置一夜进行初次发酵。第二天,将370克水中加入0.5小勺酵母,搅拌均匀。将初次发酵好的面糊加入粘米粉,再加入酵母水。加入100克糖,拌匀,调成糊状,继续发酵至体积膨胀到两倍。
客家红曲发粄的做法和配方如下:配方:- 低筋面粉:65克- 粘米粉:290克- 温水:65克- 温水:370克- 糖:120克- 酵母:5小勺- 红曲粉:10克 做法: 准备酵母液:将65克低筋面粉与65克温水、1小勺酵母混合均匀,放置过夜进行初步发酵。
二次醒发:将整好形的喜粄再次静置醒发15-20分钟,使其体积进一步膨胀。蒸制出锅:醒发好后,将蒸笼放入已经烧开水的蒸锅中,用大火蒸20分钟左右。关火后,不要立即揭开锅盖,让喜粄在锅中焖3-5分钟再取出,这样可以使喜粄更加稳定,不易塌陷。
步骤:将糯米粉和水混合,搅拌均匀,放置一旁备用。将香菇、葱切碎,肉末用盐、酱油、糖、五香粉腌制一下。热锅凉油,爆香葱花和肉末,加入香菇翻炒均匀。将糯米粉水糊倒入锅中,不停搅拌,煮至糊状。将煮好的糯米糊倒入碗中,蒸15分钟左右。
蒸制水粄:将装有米浆的蒸盘放入蒸锅中,盖上锅盖,大火蒸制5至8分钟,或者直到水粄凝固透明。 取出水粄:使用刮刀或筷子轻轻将水粄从蒸盘上取下,放在通风处冷却。 重***作:重复以上步骤,直到所有米浆用完。 冷却储存:待水粄完全冷却后,切成所需形状,即可食用或储存。
关于客家地瓜粄做法和地瓜客家话怎么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地瓜客家话怎么说、客家地瓜粄做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
上一篇
蜜薯很甜,适合减肥吗
下一篇
商用蜜薯半成品图片大全